對於接連有中小企被供應商要求按「建議零售價」訂價,否則不獲供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回應時指出,由於《競爭條例草案》(《競爭法》)仍未生效,當局即使有合理懷疑,亦無權作出調查或懲處。他重申,《競爭法》條例草案的修訂空間有限,促請立法會盡快通過《競爭法》的審議。
蘇錦樑表示,社會要杜絕反競爭行動,當務之急是訂立《競爭法》,清晰定義何謂反競爭行為,並賦予當局進行調查的權力,以及作出適當懲處。他說:「將來立法後,我們便可有效針對不同程度的反競爭行為,作出懲處。現時沒有競爭法,我們是不能作出懲處。」
蘇錦樑謂,《競爭法》諮詢已推出逾1年,當局期間有聆聽各持份者,例如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意見,並在早前作出6大修訂,包括暫緩推行原建議內最惹工商界反感的獨立私人訴訟建議,又將對違規工商界的罰則減輕,這些修訂已回應各界關注,特別是中小企的關注,故草案進一步修訂的空間不大,期望立法會盡快完成草案的審議工作。
蘇錦樑強調,《競爭法》是對不同程度反競爭行為作出懲處的第一步,現時沒有競爭法,即使在有合理懷疑的反競爭行為下,也沒有法例賦予的權力去調查及執法。他亦相信,法例應可有效打擊市民十分關注的嚴重反競爭行為,例如合謀定價、圍標及分配市場等。
另一方面,除香港中小企懷疑受到打壓外,鄰近的深圳中小企經營狀況亦備受關注。深圳銀監局發布的《2011年三季度深圳中小企業運營暨金融服務分析報告》指出,三季度深圳中小企生存發展壓力明顯增大,企業信心指數首次走低,但尚未大量出現資金鏈斷裂,以及經營難以為繼的「倒閉潮」現象。
該報告指,雖然三季度深圳中小企業開工指數、進出口綜合加權指數、授信餘額環比均有所上升,但由於經營成本的持續增長、帳款回籠指數的微降以及利潤率指數的下滑,中小企的生存發展壓力明顯增大。
同時,深圳中小企信心指數出現了年內的首次走低,環比下降2.16%;企業再投資意願也略有下降,願意繼續加大在本行業投資的企業數量環比下降3%。深圳銀監局對此表示,這說明目前中小企經營環境不容樂觀,企業家對行業未來走勢判斷趨於謹慎,相關部門應予以足夠重視,採取切實措施有效緩解中小企融資難及經營難狀況。
儘管目前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壓力明顯增加,融資缺口仍在擴大,但深圳銀監局副局長胡艷超指出,當地尚未出現批量的中小企因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民間借貸而「走路」的情況,這一方面受益於深圳正規金融比較發達,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深圳中小企在面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具有一定彈性,能及時調整方向。
他又指,當局仍須關注企業信心指數下滑這一預警信號,目前非銀行融資方式成本的上升加大了中小企融資負擔。這說明銀行要更多地支持中小企發展,不斷進行業務創新;同時,監管機構在監管方面也要有所調整。
【編輯觀點】:近日接連有中小企投訴,自己薄利多銷的經營手法受到供應商打壓,並要把售價提升到符合建議價錢,令市民重新關注《競爭法》的立法進度。政府早前就草案作出的6大修訂,相信有助減低立法阻力,加上在目前新形勢的變化下,《競爭法》應有望在今個立法會期內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