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基金助港企拓內地市場

離任在即的特首曾蔭權罕有地向中小企「派糖」。為協助香港中小企開拓內地市場,曾特首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建議,設立一項為期5年的10億元專項基金,鼓勵企業朝高增值方向發展,並結合本地設計的優勢發展品牌。但有中小企團體認為,政府過去的基金成效不彰,促請當局加強本地品牌在內地的宣傳,曾蔭權表示,該專項基金支持香港企業在內地發展品牌、拓展內銷和升級轉型。有消息指,政府選擇針對內地市場,是因為「十二五」規劃確定要開拓內需市場,全球都爭相往內地搶灘,故政府希望能協助香港的企業發展品牌,打入內地市場以拓商機。

據悉,政府以往沒有特定基金資助中小企拓展內地市場,而今次基金擬計劃讓香港的公司和工商團體申請,用於在內地發展品牌、拓展內銷和升級轉型。政府初步傾向以等額資助模式,暫時未知資助的行業、規模及資助上限,但金額會較現有的基金,如中小企支援基金、對外推廣基金為高,以及要求公司必須在香港註冊及有實際業務。

消息指出,政府將設立一個包括不同階層的評審委員會,討論申請的原則及資格,預計未來數月會諮詢工商界意見,並計劃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期望中小企明年下半年可開始申請。此外,曾蔭權又表示,政府積極推動6大優勢產業,將投放超過300億元,創造環保工程。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榮譽會長吳宏斌坦言,政府過去的基金成效不彰,故建議當局加強本地品牌在內地的宣傳,並可以在堔圳、廣州等地成立一個香港中心,羅列香港的品牌,讓內地廠商集中在一個地方,就能找齊所需的香港產品及服務,提升生意洽談成功的機會。

香港中小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歡迎有關建議,但認為力度不夠。他指出,現時港商在內地約有3萬多間廠,若當中3成多需要申請基金,則這10億元專項基金,每間廠每年可能只分配到2萬元,故建議當局增加多1至2倍資金,或縮短年期。

另一方面,政府將檢討「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和「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消息稱,檢討包括資助上限、使用用途及優化工作,增加計劃吸引力。劉達邦強調,現時有關計劃的門檻高及資金少,令企業並無足夠心力研發產品。

工商專業聯盟認為,這是曾蔭權上任以來最好和最完整的一份施政報告,但期望政府考慮加強培訓建造業人才,配合十大基建發展工程和加強協助中小企發展。本身是立法會議員的工商專聯召集人林健鋒更建議,政府應重新推出「特別信貸保證計劃」,以協助中小企走出困局。

立法會議員、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則說,今年施政報告作為一年的政策計劃屬合格,但當中無回應中小企面臨的成本上漲及租金高企的問題,亦未推出針對中產階層的措施。她批評,特首對10大基建、6大產業、扣減利得稅等方面都沒有交代,對中小企沒有援助,期望政府可為中小企退減利得稅15%、給中產退稅等。曾蔭權在記者會上曾表示,財政司司長將會在稅務方面惠及中產及中小企。

【編輯觀點】:對於近期外圍經濟急劇惡化,歐洲債務危機或會迅速衝擊全球金融體系,並可能引發世界經濟衰退。香港作為開放型的經濟體系,本港明年經濟要面對的下行風險明顯增加,特首曾蔭權不應只在施政報告向中小企表面「派糖」,而是要帶領其還有8個月任命的管治班底為香港做好準備,特別要關注中小企面對的困難,在有需要時果斷推出措施協助他們度過難關,切勿再犯「議而不決」的毛病。

About the Author

You may also like these